近日,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麻春林主任带领下,成功实施全省首例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术中导航下的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此项技术填补了我省神经介入精准影像引导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医院神经系统疾病微创诊疗正式迈入 “实时导航、精准可视” 的新阶段。
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致残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比高达60%-80%,而约20%-30%的缺血性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进行精准评估,是制定科学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面对这一临床挑战,医院神经内科积极引进前沿技术,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赵大爷,因脑梗死入院,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为确保治疗精准安全,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充分评估并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在手术中引入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进行实时引导。
手术过程中,OCT系统犹如深入血管内部的“黄金眼”,以其10微米超高分辨率,识别正常血管的三层结构,清晰呈现血管壁的细微层次结构和斑块性质,明确诊断狭窄处最小面积为 4.44mm²,斑块为偏心脂质斑块;预扩张后发现小夹层,并测得狭窄远端正常血管平均直径 7.0mm,为 7.0×40mm 支架的选择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架植入后,OCT 即时验证显示狭窄处最小面积扩大至 7.68mm²,支架边缘无夹层,支架贴壁良好,效果明显,手术取得成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相较于传统技术,OCT 在神经介入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术前可精准识别罪犯血管病变性质,指导预处理方案及支架选择;术中实时评估操作效果,尤其对造影难以发现的微小夹层、血栓等病变敏感;术后能清晰判断支架贴壁、膨胀情况,为患者远期预后提供保障。
目前,OCT 在冠脉介入中应用成熟,但在脑血管领域因技术要求更高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开展。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此次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长治地区技术空白,更推动脑血管病治疗从 “经验导向” 转向 “数据驱动”,从 “宏观操作” 深入 “微观精准”。未来,医院将持续探索精准神经医学技术,提升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