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爆”新技术,成功解除颅内“炸弹”——我院神经外科开展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_医院动态_长治市人民医院
欢迎访问长治市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长治市人民医院 > 首页 > 医院动态 > “拆爆”新技术,成功解除颅内“炸弹”——我院神经外科开展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
“拆爆”新技术,成功解除颅内“炸弹”——我院神经外科开展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
编辑: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4-04-10 09:23:14

  

 近期,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

 
颅内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患者
 
实施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
 
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技术水平
 
取得新的突破
 
  59岁的魏阿姨,两个月前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家人急忙将她送至市区某家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魏阿姨的右侧颈内动脉C6段出现了一个动脉瘤。这个动脉瘤的体积较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魏阿姨和家人一下慌了神,经过多方了解和咨询,来到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当天出诊医生李宁对魏阿姨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考虑到病情的较为严重性,随即将魏阿姨收入神经外科病房,以便进行系统治疗。
 
 
 
“颅内动脉瘤”
 
被称之为长在脑壳里的
 
“不定时炸弹”
 
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首位病因
 
死亡率极高
 
一经发现应及早手术治疗
 
其手术难度犹如“高空走钢丝”
 
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
 
 
 
  时间紧迫,神经外科团队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了会诊,讨论治疗方案。魏阿姨颅内动脉瘤瘤体约0.5cm*0.6cm,传统支架辅助介入栓塞弹簧圈的治疗方案可能存在术后复发率高,仍存在占位效应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和讨论,神经外科团队认为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是治疗魏阿姨动脉瘤的最佳选择。
 
  3月28日,在神经外科团队的精心准备下,魏阿姨接受了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手术过程中,封明副主任医师和李宁主治医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将支架植入颈内动脉,动脉瘤内血流明显减少,动脉瘤破裂风险明显降低,血管重塑后期动脉瘤可逐渐闭塞。
 
  术后,魏阿姨恢复良好,无语言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沉重心理负担瞬间烟消云散,4月2日康复出院。魏阿姨感激地说:“感谢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们,是你们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医院神经外科介入组已熟练自主开展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栓塞上百例,目前血流导向装置技术已在国内大型神经外科逐渐开展,此项技术在医院的顺利开展,标志着神经外科在颅内动脉瘤治疗方面紧跟国内领先水平。今后,神经外科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神经外科领域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优势
 
1p.webp.jpg
 
 
  对于大型动脉瘤,第一种方式是开颅手术,从动脉瘤外部到达病变,最后夹闭瘤颈,将动脉瘤隔离在正常血管之外;第二种方式是血管内治疗,通过股动脉穿刺插管直达动脉瘤内部,然后引导弹簧圈填塞到动脉瘤内部,直至完全填满,并将动脉瘤与正常血管完全隔离,达到同样防止再出血的目的。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能够在动脉瘤内部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有效地隔绝动脉瘤与周围血管的联系,通过改变载瘤动脉内的血流方向以减少或减弱动脉瘤内的血流冲击,最终在FD表面和动脉瘤瘤颈处形成新生内皮细胞,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和治愈,降低了动脉瘤复发再通的风险。是一种针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新型血管内治疗方式。手术时器械不需要进入瘤腔内,操作更简便,手术风险降低,更安全。
 
优势一:
 
  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置入后,提供血管内皮细胞攀爬生长的脚手架,促使内皮化修复,最大程度保留原有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中优势显著,无复发风险。
 
优势二:
 
  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可减轻动脉瘤占位效应。
 
优势三:
 
  对于复杂动脉瘤,多发动脉瘤,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一般无需填圈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风险。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